没有声音资料,学者是怎么研究古代语言发音的?
我过古代对文字的注音,主要由三种方式:直音,读若和反切。
直音法很好理解,就是用同音的字来代替,一般用一个简单的字来标注一个复杂的字。例如:瘛,音赤。这种方法我们今天偶尔也会用到。直音的注音方式大致产生于汉朝末年。
第二种方法,读若。也是出现于汉朝,与直音法有点类似,也是利用同音或近似音的字来进行标注。例如:《说文》:“哙,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
第三种方法,是反切法。这是比较广泛,且相对来说更准确的注音方法。简单说,反切法就是用两到三个字的读音来拼出一个新字的读音。这种方式与我们今天的拼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有音有韵,然后拼读出不认识的字来。
例如:风,房声切。意思就是“房”字的声母f,和“声”字的韵母eng,合在一起拼出来就是“风”的读音了。
反切法也是在汉朝出现的,至于更早的时期,先秦的文字读音,就没有汉以后的那么规范了。我们一般只能通过文字的韵律来分析,好在我们有相对比较多的文献存世,所以也大体能够解读出大部分的先秦汉字读音了。
是的,古代没有录音设备,古人说话的声音什么样,今人似乎并不知道。但是古人对于汉字的发音,却有一套办法记录下来,供后人参考,以继承祖宗语言。这种记录方法就叫“切韵”。切韵实际上和汉语拼音也差不多,就是取一个汉字为声母,再取另一个汉字的韵为韵母,这样一拼,也就读出第三个字的字音了。
隋唐时期有《切韵》一书,就是教授汉字拼音的教材,到宋朝有《广韵》,《广韵》是在前人韵书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的韵书,对唐朝以前的一些发音进行了更正和修改,奠定了后来的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那么,韵书中的切韵到底如何拼音呢?下面就把“杯”、“泥”、“京”三字做为范例解释一下。
“杯”字的汉语拼音为bei,但在《广韵》中称为反切,杯的反切为“布回”,意思是用布来做声母,用回的韵母做韵母,于是就拼出来“布危杯”,然后,韵书中还要说明杯字声调属于上平声;“泥”字汉语拼音为ni,广韵中反切为“奴低”。意思是泥的声母是奴,韵母和低的韵母一样,于是泥字拼出来就是“奴衣泥”,韵书注明泥字是上平声;又如“京”字汉语拼音为jing,广韵中反切为“舉卿”,意思是声母为举,韵母和卿韵一致,拼出来就是“举英京”,然后注明下平声。
从以上三个字在广韵中的发音看,在宋代,“杯”字的声调并非几天的第一声阴平,而是叫上平,和泥一个声调。也就是说,宋朝以前的语音声调并非今天普通话的声调,而是河南话的声调。因此,“古音雅言”就在中原。
从现在造字的过程,可以推断过去汉字的发音来源。如“砼”借“仝”声,仝是拟声字。汉字的读音撇开声调,就400多个读音,这400多个读音多数是自然发声,如“仝”就是模拟打夯,夯落地发出的“嗵嗵”声。仝是所有读(tong)这个音的音源字。其它读(tong)这个音的字都是由“仝”衍化而来。“同”借“仝”音等。还有少数是两字或两字以上相切,也就是借两字声母和韵母相切而成,如“烃”是由碳和氢相切而得音。那些研究读音的“大”家,之所以没有研究透汉字的读音,是他们研究偏了。没有找到汉字读音来源而以。汉字本身就不是他们这些大文人创造的,而是那些在底层一线的有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造字没有他们所谓的“音韵学”。
汉字的音调没有什么理论,只是硬性规定的“官话”,汉字的音调是受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造成的。人口稀疏的地区,说话要加长音二声和四声就多。去过东北的知道,农户劳动种地和居住,农户和农户距离较远,说话要加大声音,对方才能听到。自然就会造成提高嗓门。个别地区对某些字发音不同,原因是借音不同而造成的。
谢谢题主的提问。关于这个问题,试着说一下个人的理解。
学者通常通过以下途径研究古代语言的发音。
一是借助工具书。古时有记录音韵的韵书,如《切韵》、《中原音韵》、《广韵》等。除此之外,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一般直接带有读音。而《广韵》则是按韵编排。
二是根据押韵材料。例如,王力教授编著的《汉语语音史》就是用张衡及其同时代作家的韵文来研究古代汉语的发音。类似的还有《诗经》等。
三是合理推断。一部分古代语言已经明确或大致明确了其声母、韵母和声调,这些古汉语发音可比较轻松的得出结论。还有一部分古汉语具有相同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但并未明确它们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或者叫做当时的发音),学者可以通过当时的诗歌、韵文等进行比较合理的推断。
以上个人观点难免肤浅偏颇,欢迎各位留言发表您的观点。原创和码字不易,若有所启发敬请点赞或转发。我是漫步世界遗产,喜欢独立思考,远离人云亦云,专注文化领域,探究传统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图。斧正更多拙作,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