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是如何形成的?
根据我的经验:
1.认识时间的价值,制定互相监督***
2.认识磨蹭给自己和父母带来的不好的后果
3.要停止催促,多鼓励和奖励
4.让磨蹭付出代价
5.“快得值”,多余时间可自由支配
#育儿# #小学生时间管理# 作为一名一年级新生的宝妈,对于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也是苦不堪言。今天第一次参加了小学家长会,老师给做了家长学校教育,优秀学生家长也做了成功分享,在此与各位迷惑中的宝妈共享。
首先,生活起居规律,每天睡觉、起床、吃饭、上学规定好时间,并要求按时完成。如有晚于时间表需要告诉孩子缩短其他时间来弥补,比如起床晚了十分钟,吃饭要加快十分钟,培养时间观念。通过数秒针等让孩子理解时间是什么。
其次,写作业、***休闲要有提前规划。比如下学回来先写作业,一个小时内写完作业(一年级作业比较少)可以奖励看一集喜欢看的电视剧《西游记》或是出去玩球一个小时;如果规定时间没完成,取消晚上的一切***休闲时间,并且写完作业后要练习字帖一页。
另外,家长一定要说到做到。比如答应的奖励一定要及时兑现,说到的惩罚要坚持执行,说好的时间及***要监督孩子完成。
总之,用老师及优秀学生家长的话就是,低年级是高年级的根基,低年级有了有效的陪伴,习惯养成了,根基打好了,以后就会越来越省力,以后甚至不费吹灰之力。不然就会一直需要无限的陪伴。
以上就是今天家长学校学到的关于孩子时间管理的分享,现学现卖,希望我们一起共同努力陪伴孩子养成自己管理时间的一辈子的好习惯,加油!共勉!我是尚礼麽麽,感谢倾听!
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是需要刻意训练的。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训练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呢?长大了不就懂了吗?
你有没有观察到,孩子从早上起床、吃早饭,都晚上放学回家写作业,洗澡,睡觉,孩子总是拖拖拉拉,不知道抓紧时间。
如果不对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训练,他们是很难靠自觉来提升的。懒是万恶之源嘛,大人都是能偷懒则偷懒,何况孩子?
如果不是从小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即使长大后也会依然我行我素,自己想什么时候完成就什么时候完成,想晚点开始就晚点开始,这是人的惯性所致,所以,必须从小培养自我管理时间的能力,从而提高他做事情的效率。
在孩子进入小学后,是孩子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刻意训练。
要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首先要让孩子有时间概念,其次需要刻意训练。
1、幼儿是以感觉为主,没有时间概念的。
例如玩得正起劲,吃饭时间到了,你叫他吃饭,他会说“再玩会”。不让他玩,他不高兴,饭也吃不好;让他玩,没完没了的“再玩会”。晚上睡觉时间到了,孩子却拼命哭闹不愿睡,闹着闹着,不到一分钟就睡着了;家长抱怨孩子做作业磨蹭,办事拖拉……这其实都是因为孩子没有时间概念造成的。
2、从日常生活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
还是以叫玩得正开心的孩子吃饭为例。家长可以提前五分钟叫孩子,孩子说“再玩会”,家长同意玩五分钟,并指着时钟告诉他,分针指到哪里必须去洗手吃饭。时间到了,家长提醒孩子,孩子虽不乐意,但也会乖乖洗手吃饭。给孩子一个具体的时限,并指着时钟告诉他分针指到哪里意味着时间到了,逐渐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
1、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养成习惯。
严格执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把孩子们的生物钟调节到最佳状态,促进孩子们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这也是时间管理最基本的要求。
2、父母以身作则,带头管理好时间。
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是如何形成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如有的孩子本来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但突然之间就失去了踪影,仔细一打听,原来是他学习的时间到了,他回到家中学习去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得不感叹别人家的孩子是真的优秀,又不经意想起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有自觉性的说要去学习或者是去看书。
渐渐地,我们对于孩子的自觉性,即孩子怎样才能自主的去学习,有了一定的诉求。
接下来,我就介绍几点锻炼孩子自觉性的方法。
因为孩子在家长意识形态中的提升,现在很多孩子在四五岁的时候都不能够自主完成穿衣,系鞋带等简单的日常行为,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能够给孩子所谓的温暖,连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每一样都要参上一脚。
其实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甚至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有害的行为。这样做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了依赖心理,不利于他们将来的自主成长。
所以,要想让孩子有好的时间管理,就必须让其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这些事情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大多数时候,有些家长在让孩子学习的时候,就不会给孩子太多的自主玩乐的时间,甚至是希望孩子一直都沉浸在学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