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一位十年教育工作者,是如何带孩子进行英语启蒙的?
个人建议以玩带学,什么英语绘本,英语故事,英语歌曲都是大人小孩可以一起参与的,陪伴的过程又学习,轻松也有趣。也不用害怕发音不准什么之类,有现成的音频,小孩子的听力分辨是非常厉害的。
首先,不建议在学前、二年级前给孩子进行英语启蒙教育,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拼音学习正处于打基础阶段,这个时候进行英语启蒙,容易混淆。至于启蒙方法,可以从孩子日常接触的事物开始进行单词辅导,当然把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制作成英语注释,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我主要是在家进行英语启蒙。
读韵律感强的绘本,一起唱儿歌。学单词的时候也可以有节奏地说。
这些分级读物不仅故事性强而且很多重点句子是反复重复的,这样孩子能更好地学习。
不要觉得自己孩子学习已经晚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和现在。越拖越耽误时间。所以亲们行动起来吧。一起加油。
感谢邀请!
孩子尚在上幼儿园之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潜移默化的启蒙了孩子,学了丰富的知识。但是对幼儿的英语启蒙教育,在国内缺乏正式研究。
在我们上学时,从七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孩子的右脑语言学习中枢系统,已趋于成熟和定型。在七年级时的强大学习能力,和幼时语言的模仿能力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在幼儿时,将学习兴趣引导到幼儿英语上来,这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着以孩子为主的原则,做好自己孩子的老师。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亲子过程中,父母应侧重于培养孩子,引导学习英语的兴趣。
寓学于乐,声情并茂。父母也可以尝试更有趣的是教学方式。学习英语字母是想象中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在孩子英语启蒙时可以引用一些英语视频音频,如英文动画片,英语学习听力磁带,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
像一些大明星家庭给孩子,请私人外教,营造英语母语环境,学习英语像汉语一样。对我们普通家庭而言,父母根据自己的情况因式而导,尽力而为即可。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第二,家庭英语启蒙,归根到底,是一种父母引领的爱的教育。爱的启蒙:以父母为主导,培养亲子感情为目的,激发兴趣为手段,语言习得为自然副产品。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开展有系统,有***,但却氛围轻松预约,快乐为先的共学,父母角色无可替代。
宝宝英语启蒙,不要妄想扔给培训班、或者扔给宝宝一个装满儿歌和动画片的冷冰冰的机器就可以实现!宝妈和宝爸一定要亲自参与甚至“介入”到这个过程当中。亲子启蒙的意义,还不仅仅是自己亲自教授,而是在互动的过程中,感情得到加深,信任的到加强,学习效果也事半功倍!
在进行家庭英语启蒙的过程中,宝妈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份和心态的重新定位:千万不要把自己当作宝宝的英语老师去教,这是学校老师和培训班老师做的事,而且是它们应该做的事,因为学校和培训班的天然场景,赋予了他们作为老师的权威,宝宝自然会听话和配合。而宝妈在宝宝眼中,是亲密和依赖的化身,你只有调整心态和他/她一起学、一起玩,效果才会明显。宝妈不应该是宝宝英语启蒙的teacher(老师),而更应是伙伴、陪练、同学或者最多只能是个引导者!(伙伴 partner,陪练 ladder player,引导者 facilitator)。
第三,分龄定学的原则。
0-2岁的宝宝,语言处于准备期,需要大量的输入,这个阶段宝宝主要以“听”为主,家长不可着急地要求宝宝能把英语说的有多好。只要宝宝能跟据你的英文指令做出正确的反应,就说明宝宝能听懂。所以,我们给芽芽课设置了节奏感韵律感极强的儿歌、与宝宝吃喝拉撒紧密关联的场景句和绘本。
2-4岁的宝宝,认知能力逐渐养成,语言处在爆发期,是个名副其实的“小话痨”,这一阶段亲子共学为主,这一阶段的儿歌篇幅更长,绘本和场景句内容也更加丰富,同时增设了动画课程,让宝宝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就学习了英语。
4-6岁的宝宝,语言处在发展期,可以逐渐从英语启蒙过度到英语学习,这一阶段,“听、说、读”全面培养,家长转变为***作用。
第四,可以利用一些线上的培训机构***,像英语小神童啦,里面有很多免费***和群里的宝妈宝妈一起坚持学习,每天[_a***_]。每天坚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利用线上***一起学习对自己即是一种督促,它也可以提供系统性的英语启蒙方案,宝妈只要跟着节奏一起做就行了。
你觉得什么是启蒙教育?
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论的人特别是儿童,不具备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时,只能简单使他们记住结果而应用科学知识,这种忽略证明过程的教育方法叫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常用的说理方法是用一些被启蒙者已知的类似常识,来说明道理,而不是讲述科学证明过程。
启蒙教育是指为儿童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阶段,通常在儿童的早期阶段,年龄在3-8岁之间。这个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为儿童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启蒙教育的重点在于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培养思维能力、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孩子的个性和差异,为他们提供适应性的教育方案和支持。
在启蒙教育中,教师和家长需要共同合作,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机会,帮助他们逐步掌握语言、数学、逻辑思维、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此外,也需要注重孩子的情感和社交发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
启蒙教育是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阶段,对于儿童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高度重视启蒙教育,为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方案和支持,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力。
我眼中的启蒙教育是帮助在幼儿期开始培养孩子建立良好习惯的过程。良好的习惯主要有四个方面:生活习惯、运动习惯、阅读习惯和思考习惯。
生活习惯:0-3岁的孩子主要重点培养自理能力,吃饭、睡觉、穿衣、洗手、洗脸、洗澡、独立上厕所等等,有了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的第一步。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培养孩子自立、自强、健康、阳光的性格。
运动习惯:强壮的体魄是健康人格的基础。有些家长总是抱怨孩子胆子小,缺乏勇气,却没有注意孩子身体的瘦弱,一个体质虚弱孩子,在面对强敌、危险或困难时,很难拥有信心和力量。所以,从幼儿时期就应该让孩子热爱体育运动,每天保证户外2小时的活动时间。
阅读习惯:启蒙阶段认识多少字,记住几个英语单词,会简单的计算,这些其实都不太重要。知识性的学习,将来会在课堂上习得。在启蒙阶段,重要的是让孩子热爱书籍,喜欢阅读。因为阅读是能够滋养孩子一生的好习惯。它不仅能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灵魂的慰藉。以后,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迷茫不前的时候,他都能够向书籍求助,得到答案或者得到安慰。
思考习惯:学习不是简单记忆知识,而是学会思考。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是启蒙期的重点。比如常见的思维方法,分析、综合、推理、联系、想象、抽象、具体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通过幼儿阶段,慢慢注入到孩子的大脑中。举个简单例子,学语期教会孩子使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型,就是在锻炼孩子寻找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