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吴语,粤语,闽语都标榜自己是古汉语,为什么三者却不能互通呢?
镇江、土墩墓和最早的吴音
句吴历史是从公元前1005年宜侯率族人(周人)大规模南渡定居宜邑(镇江)开始的,也就是镇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镇江近500年里,经19位吴国国君及一代代周人,筚路蓝缕、腥风血雨、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砥砺前行、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为走出去在人口上(古***)和文化上(吴文化)做好了准备。周人在镇江期间,虽然处于古越人包围下,但并没有退却,也没有被同化,而是在文化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将周文化和当地土著古越文化相结合而创造出以周文明为正朔的吴文化和吴语。这也就是在镇江地区有5000多座土墩墓的原因,而在环太湖区域土墩墓很少。(土墩墓是吴人丧葬风俗,石室墓是古越人的丧葬风俗。)
越灭吴、楚灭越后,句吴国的土墩墓就突然消失了哪?新的统治者对镇江大港的吴国宗土宗庙进行了毁坏,不允许吴地人民对旧国和吴国宗室进行纪念,不允许留在吴地吴人保留土墩墓的丧葬风俗。逃亡到各地的吴人把土墩墓带到了各地——江西、浙江、福建、广东都发现有土墩墓。大量的迁移吴人渡过长江沿海岸先后迁往江苏—山东—韩国—日本,沿途留下了一座又一座土墩墓。并将最古老的吴音保留在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方言及韩语和日语中。
这个问题问的好!好就好在,他把古汉语定义为一个全中国的古***都能相互听得懂的“古代普通话”!请问,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过哪个朝代、那个时期实现过“语同音”?
所以,这种奇葩想法本身就是建立在一个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完全没有现实存在基础的***想之上。
语言作为人类之间的交流工具,它始终处于“与时俱进”的状态下不断升级、不断进步,因为始终会有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创造新的词汇予以定义,而人员交流频繁之地更容易产生新的词汇来达成双方的沟通。也因此,越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语言就越是处于交通和交流相对封闭的地区。而这种语言静止不动的情况对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吴语区、海外贸易发达的闽语区和粤语区来说根本就不可能!
总而言之,吴语、粤语、闽语中确实保存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甚至还保留着一些上古汉语的语法(先秦),但是,从语言进化的理论上来说,今天的这些汉语方言都应该已经与古汉语相去甚远。
但是,从“中国古代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存在过古普通话”的现实来看,除了“理论推测”,也确实没有任何现实存在的依据来否认这三种方言就一定不是古汉语!因为也不可能有录音资料加以佐证……
因此,对这三种方言的定义,只能说是它们比相对“年轻”的官话来说是三种比较古老的汉语发音和表达方式。
我们南方是百越文化比重大,因为口音完全保留的是吴越、南越、闽越……诸多百越不同越族部落的口音,相互之间鸡同鸭讲不互通。
有些自卑的百越后裔才去抱北方中原的大腿,寻找心理安慰。
被贬粤地的唐宋文人对于粤语根本听不懂,所以才有了“鸟言夷面,南蛮鴂舌,鸟声禽呼,蛮语钩辀音”的嘲讽。
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我们现代这些百越后裔依然锲而不舍地扛着键盘腆着个脸往上凑呢?喜欢被打脸的感觉吗? @八叔186873828
粤语保留古音,但有明显南方百越成份,吴语很存古,也许古吴语本来就有别于古中原音。客家人是山畲汉化,客家大迁徙是***的,跟中原没有关系。但客家话较接近普通话,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语言也接近普通话,客家话的旁支与壮语是相通的。闽南人源于中原有史有据,主要是唐初与唐未的两次河南光州大移民,至今陈元光及王潮家族的墓都还在泉州漳州,闽南语文读与古中原音完全对应,但口语大相径庭。
吴语、粤语、闽语的确是古汉语,三者不能互通是取决天人的大脑,我想问一句,很多普通人学英语几年,有多少人懂英语?
很多人学时,会懂一些,过几年后,又有多少人能记得英语?只有精英不断学习才能懂吧,普通人忘得一干二净大有人在。
为何吴语、粤语、闽语是古汉语?
例如唐朝,人们都知是鲜卑人,今天是已经融入汉族当中,他们说的语言今天是不是汉语?加他们成立唐朝以前是不是两种语言;蒙古人的元朝,很多人也融入汉族,他们的语言加起来三种汉语了;清朝也是很多人融入汉族,加起来四种汉语;就拿明朝,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如果是说方言,他为皇帝时,你们猜?他用他的方言还是用以前的汉语?如果用他的方言,就有五种汉语了。
这是大名鼎鼎的朝代,都出现了几种语言了,象春秋战国、多少个国?他们不同的语言,难道就不是汉语?历朝历代一路更迭下来,人们算算,有没有一百种汉语。就算几十种,难道吴语、粤语、闽语加不进去?
吴语、粤语、闽语的确是古汉语,它们不能互通有大概有三点。
一、是大部份的的人记力有限。大部份人能记上三、四种语言,多是比较困难。
二、人的活动范围,现代工业为主,人们才多走动。以前,很多人都不知有吴语、粤语、闽语,就像我,不知北方有什么方言,没去过,也没听人说过,年纪大了,听说了,但是,难记点的,一下子就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