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对答主持词?
儿歌对答是一种有趣的儿童互动游戏,能够帮助孩子们学习语言、发掘想象力和提高注意力等认知能力。
主持儿歌对答,需要注意语速清晰、表情生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在欢乐的氛围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主持人还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阅历,选取适合的歌曲和问题,保证游戏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儿歌对答不仅能够增强亲子关系,也能够帮助儿童养成积极向上的态度。
孩子遇到事情习惯说“我不会”,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使孩子变得自信?
我是小学二年级的老师,班里有个叫轩轩的男孩子(化名)。那天放学站队,我发现他的鞋带松了,一甩一甩的,怕孩子踩到鞋带子摔倒了,就把他从队伍里叫出来,叫他把鞋带系上。可是他却说“我不会,都是奶奶帮我系”,然后他把脚伸出来,那意思是叫我给他系上。我只好蹲下来,教给他系携带。看来这是个生活上被家长过度呵护的孩子。
后来我发现这孩子在做题时,别的孩子都在飞速地投入到状态,可是他还是在那里等待,我问他怎么不写,他说等奶奶读题,我说这是学校,没有奶奶,你必须自己读题。他最后勉强自己读题,有的题我觉得他根本就会,可是就是不敢下笔写,一看就是不自信。怕自己写错了,等着家长的肯定。这就是典型的不自信,依赖家长,产生了惰性,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和生活。
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其中较普遍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某一点不如人家或者因为事情的挫折而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家,自己什么也做不好,全盘否定自己。“我不会”“我不行”是他们的口头语。
不要老想着自己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学习成功的人,最重要的根本不是有多么聪明,而是那些有自信,勤奋好学,讲究策略方法,肯动脑筋思考的人。你自己这样做就会成功。
这个志向的问题,可以先从小的目标志向开始,不要先树立什么大的志向。先从树立小志向开始,一个个小志向完成的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心也会好转,他自然就会树立大志向了。
有的孩子不管什么集体场合都会躲在后面,怕引人注意,不敢表现自己,就是缺乏勇气和自信的表现。可以鼓励孩子有所行动,目标明确后,就要行动,行动起来就会发现事情原来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困难,自己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这样也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只要坚持不懈,始终抱有自信,且积极行动,就一定能成功。
一年前,我家也有个和题主一样习惯说“我不会”的娃,很理解你的苦恼。一年后,儿子很少说“我不会”“我不要”了。
发生这样的转变,总结有以下几点经验:
我家儿子经常说"我不会”是在三岁多的时候,这之前有半年的时间他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二老对孩子十分溺爱,大小事喜欢包办,帮他穿脱衣服、鞋子袜子,连吃个小零食都会拆好包装放到他手里。
老人的过度保护和代办,带来的后果是,儿子到了本该学习各项小技能的时候却完全没有动手机会。再想让他做,他会本能地觉得这是大人的事,自己不会也不愿去动手。
面对一些小事情,孩子总是说“我不会”“我不要”,说实话当时心里很是气恼。不过我知道,孩子既然已经这样了,打骂不是办法,一时半会儿他也改不过来,我只能平复心情想一些对策。
题主问,应该如何让遇到事情总习惯性的说我不会的孩子,变得自信。
其实在书生看来,说我不会,其实和自信心并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很多人的一种逃避行为,包括很多大人也是这样,无论你想让他干什么事儿,他都会说我不会,因为这样他就不用继续做事儿了,或者说你今后也不会再找他做事儿了。
对成年人来说,说我不会,简单说就是懒!有的是真的不会,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拒绝的方式。
其实,人从生下来的时候,除了会哭笑和吃奶以及排泄,还会什么呢?不都是后天学习的吗?我不会,其实根本就不是理由!更和自信毫无关系。
当然题主说的这个事儿,针对的是孩子,孩子可能确实是不会,在书生看来,大人要做的事儿,其实很简单。
题主其实是补充说明里,说的也很明确:穿脱衣服、穿鞋、做一些手工,第一反应就说我不会,然后就要爸爸妈妈帮忙,在书生看来,这明显和自信无关,而是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不会做,家长们帮孩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
就是告诉孩子,以后遇到不会做的事的时候,不要用我不会这三个字,因为这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告诉孩子,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面对不会做的事儿,告诉他,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怎么才能做好这件事儿。或者说成这样我怎么才能会做这些事。
而且,非常重要的是,家长在这个时候,要做的是指导孩子把事情完成,而不是替孩子完成这些事。
只要家长或大人坚持下去,要求孩子这样说和做,将来孩子就一定会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和心态。
书生综述:孩子说我不会,不是不自信的表现,而是一种消极的面对问题的态度;大人要做的是,让孩子培养积极的心态,乐观面对困难和问题,努力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我不会这三个字做为理由,一推了之。家长一定要坚持住,不能心疼孩子,替他完成任务,切记,切记。
孩子遇事习惯说“我不会”是家长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权利造成的!
小班新来了个小女孩叫李好,长得白白净净的,很可爱。老师几乎是把她从妈妈身上撕下来的,看着她哭得很伤心,嗓子都快哑了,老师就想让她喝点水,谁知小水杯刚放到她嘴边,她就边推边喊:“我不会!我不会!”老师小心翼翼地把小水杯放到她嘴边,让她说“啊”,就这样,象喂一个小婴儿一样喂她,看着她喝水的样子,心里真像打翻了五味瓶,那滋味真的不好受。
一个3岁半的孩子,几乎没有自理能力,不会自己吃饭、喝水、不会如厕,其他的能力更无从谈起。仔细观察,孩子的智力跟同龄孩子没有差别,语言能力也不差。一个身体健康、智力正常的孩子,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使得她跟同龄孩子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带着这个疑问,中午李好妈妈来接的时候,我跟她进行了简单交流,原来,李好 是二孩,哥哥已经上大学了,喜得千金,全家如获至宝。全职妈妈加上奶奶姥姥三个大人一起照顾着呵护备至,疼爱有加,真可谓顶在头上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到现在,喝水用奶嘴,吃饭全是喂,大小便都是大人端着把屎把尿,和外界几乎零交流,脾气特别大,一不合适就大声哭闹。怕见生人,怕听较大声音。但孩子很聪明,能认识不少字,会背诗。
李好现在的表现,完全是家人的百般溺爱造成的。“我不会”幼儿或多或少都可以在李好身上找到他们的影子。让孩子从“我不会”转变为“我能行”、“我可以”,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放开孩子的手脚,让孩子自由探索、发现,大胆尝试。每个孩子内心都埋藏着一颗好奇的***。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到直立行走,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一些行为往往会把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学习能力扼杀在摇篮里。聪明的家长应该放开孩子的手脚,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提供条件和机会,让孩子多动手、多动脑、多探索、多发现,从而形成大胆、勇敢、喜欢学习等优秀品质。
2、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任何事情都包办代替。孩子天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喜欢用小手去探索世界。1岁半以后,孩子已经具备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是由于孩子小手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差,如:孩子开始学着大人的样子,尝试自己吃饭,这时候,会弄得脸上、身上、桌子上、地上等到处都是饭粒,此时家长如果怕麻烦,不让孩子自己吃了,或是大声呵斥,不再让孩子自己学着吃饭,就等于把孩子学习自己吃饭的机会给剥夺了。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学习行为给与肯定,然后教给孩子吃饭的正确方法,让孩子多次练习、强化,孩子慢慢就会自己吃饭了。其他事情也是如此,家长的职责是引导、帮助,而不是包办代替。要多跟孩子说“你能行”、“你可以”、“试试看”,在你充满鼓励和期待的目光中,孩子会逐渐变得能干、自信、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