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有哪些艺术成就?
苏轼在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取各家之长,姿态横生,文理自然,有孟子的气势,庄子的恢奇,《战国策》的纵横驰骋,贾谊的精整透辟。“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代表作如《赤壁赋》等。
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苏轼把写诗当做日常功课,一直坚持到晚年,现存诗2700多首。他的诗,随意诙谐,自由奔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首先是想象奇幻,夸张大胆,比喻丰富多彩;其次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再次善于把引人入胜的景色和耐人寻味的哲理相结合,发人深省。苏诗各体都工,七言各体尤其擅长。代表作如《题西林壁》等。
其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他进一步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 ,把诗***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中去,创立了与传统婉约派相对立的豪放派。代表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其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代表作如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等。
其画,擅长画墨竹,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强调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明确提出“文人画”的概念。代表作如《古木怪石图》。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苏轼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千古文艺通才。他在诗、词、文、书、画等领域都富有开创性贡献,为李白、杜甫所不及。
诗、书、画,至盛唐臻于极致,天下之能事毕矣。
盛唐诗有李白、杜甫,书有颜真卿、柳公权,画有吴道子、阎立本,树立了各自领域的绝高艺术高度,后人很难超越。
苏轼以他的天才艺术实践,在盛唐之后,开创了大宋的全新艺术风貌。
苏轼位居宋代四大诗人之首。宋诗自苏轼起,以理入诗,以文为诗,有别于唐代以意象写诗,形成新的艺术风格。
苏轼位居宋代四大书法家之首。自苏轼起,宋书尚意,从唐诗的森严法度中脱略而出,自从一代大观。他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是湖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他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开创了中国文人画的先河。他现存两幅传世画作,价值不可估量。其中,枯木怪石图流落海外,迄今未回归祖国。
词自唐始,历来被视为诗余。诗为艳科,一度难登大雅之堂。
苏轼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和“老夫聊发少年狂”首开豪放词风。
苏轼的文学成就:
1、词作: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2、诗作: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 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3、文章: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 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苏轼还擅长行书、楷 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 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 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 凝式,而自成一家。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 墨竹,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 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 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 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 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 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 论基础。
苏轼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诗、文、书、画、词全能型奇才。于诗,他站到了宋诗的最高点,他的诗题材广泛,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不少诗用浪漫主义手法,以奇妙的想象、出人意表的夸张,把形象描绘得传神生动。有的诗,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突然揭示出深刻的哲理,使人豁然开朗。有的又以议论为诗,矜才炫学流于议论。于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平易自然,从文字顺,文情酣畅;舒卷自如,象优美的散文诗。于书法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称为“北宋四大家”他的书札简贴也写得亲切有味。于绘画,他最早提出文人画的概念;于词,他开创了全新的流派——豪放派,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他的词不刻意为文,而文绝千古;不刻意为人,而名重***。他只不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得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这些成就,成为北宋诗***新运动成功的标志,并使他取得当时文坛领袖的地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篱,汉族,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散文家、诗人。他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书画两个领域。
在文学方面,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
他的诗、词、散文、杂文等作品广受欢迎,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豁达潇洒、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他的散文以叙事、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厚的思想内涵。他的杂文则以幽默、诙谐、批判、讽刺等手法为特色,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在书画方面,苏轼也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
他的书法以行草为主,具有自由奔放、豁达潇洒的风格,被誉为“苏体”。他的画作以山水、花鸟为主,具有明快生动、意境深远的特点,被誉为“苏州派”。
苏轼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当时被人们广泛传颂,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倡导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他所提倡的“气韵生动”的书画观念,对后来的书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文学、书画成就所包含的故事内涵也非常丰富。他的诗歌、散文、杂文等作品,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社会思考,启示着人们对生活、艺术、社会等方面的认识。
他的书画作品,则体现了他对自然、人生、艺术等方面的感悟和理解,引发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探索。这些故事内涵不仅对苏轼的艺术成就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也对我们今天对生活、艺术、人生等方面的认识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宋词第一人是辛弃疾还是苏轼呢?
各有千秋,各领***。苏轼是浪漫主义词人,纯粹的文学家;辛弃疾是现实主义词人,既是文学家,又是爱国主义者。如果单从文学成就来论,我认为苏更胜一筹。当然,辛是豪放派代表人之一,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谢邀!苏轼、辛弃疾都是宋词"豪放派"的领军人物,并称"苏辛"。他们对宋词的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大影响。个人认为,不分伯仲,各有千秋。
苏轼
苏轼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全才",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命途多舛,一生不是被贬谪,就是奔走在放逐的路上,可他却依旧泰然处之;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处境,始终保持着正直、善良、坚强、豁达、乐观的信念,他有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洒脱人生态度。
苏轼豪放派开拓者
苏轼对词革新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苏轼在继柳永后,大胆对词全面革新,“以诗为词”的创作手法,是它扩大到词的表达范围,破除了晚唐、五代以来诗尊词卑的传统观念,开拓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突破了专写男女恋情、闺阁相思、离别愁绪的狭窄题材,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地位,开创了豪放派。
苏词风格:豪放清新,富含哲理。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辛弃疾
辛弃疾文武双全,提笔草军书,上马击胡虏。他才高运蹇,一生以刚愎自任,然而报国无门,他将满腹壮志未酬赋予词中。
使词走向顶峰
辛弃疾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大的贡献。使词的内容更加扩大、题材更加拓宽,万物皆可入词,其范围比苏词还要广阔很多。词的语言自由解放,风格多变,没有规矩存在,常善于用典故。
辛词风格:悲壮激烈、纵横恣肆,意象豪情大气,被称为"词中之龙",辛词代表南宋词的极高成就。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追古惜今。不管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这份豁达和修养,让我们为之赞叹不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精神财富。";还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种爱国主义精神都值得发扬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