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苏北人把“睡觉”说成“上苏州”?
元朝末年,朱元璋攻打苏州。当时占据苏州的是张士诚,此人本来也是一方豪杰,虽然没啥远大志向,但是他对苏州的老百姓还不错,很得民心,所以苏州老百姓就帮着一起抵抗。
结局当然是胳膊拗不过大腿,张士诚兵败被杀,苏州老百姓的日子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朱元璋恼恨苏州人“不识相”,于是把苏州城里大户人家的男女老幼统统发配到当时还是苦寒之地的苏北,偷偷跑回来的人抓住一律杀头,而且还规定苏州的赋税是其它地方的十倍。
那些被发配的苏州人不敢回来,但是又忍不住思乡之情,所以就把睡觉称为“上苏州”,意思是只有睡着了做梦才能回到苏州。
久而久之,这种说法在一定范围慢慢流传至今。我也确实听苏北的同事这样说过,其中有一个盐城人,族谱里记载的祖上就在苏州阊门。
顺便再说下关于苏州的赋税,自古以来都很重,就是从明朝开始。不过歪打正着的是,苏州由于有丰饶的水土和物产,当初为了惩罚而定下的超高赋税反而使苏州成为天下钱粮的集散地,推动苏州在明清两朝走向了巅峰,这一定是朱元璋没想到的。
旧社会战乱年代,中国没解放前,苏北好多地方没饭吃,划着小船南下来到苏州富裕的地方讨个饭吃,找个工作,就这样落户到苏州了,老人常说,乾隆年间是最好,到清朝末期慈禧太后,就没饭吃,战乱死了多少人?清朝***无能,毁了一个大中国,最后,还是逃难?
这要从“洪武赶散”说起。1370年(洪武三年),为了报复苏、松、嘉、湖、杭等地绅民对张士诚的拥戴,同时也为了开发淮河流域,借口红蝇传播瘟疫,强行将如上所述的苏州及周边等地的江南四十余万人丁驱赶到苏北。
根据民国《续修盐城县志》卷十四援引《凌氏家谱》云:“元末,张士诚据有吴门,明主百计不能下。及(张)士诚兵败身虏,明主积怒,遂驱逐苏民实淮扬两郡”,这段材料从侧面印证了正史对这段历史记载的可靠性,那就是朱元璋攻打苏州时,张士诚的确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同时朱元璋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而且由于“明主积怒”,这北迁的四十万人中,大部分应该是苏州人。
洪武赶散从洪武三年一直延续到永乐末年,达五十年之久。根据《德兴堂闵氏族谱》记载,始祖闵士信等“离开苏州,经江阴西港渡江北上,至高邮,州府验证后,赶船穿过西湖雪浪……船进太阳沟头,族众弃舟登陆” 。“州府验证”之句证明,明初迁徙之民遭受的是***的待遇。
明朝初年淮河流域因长期战争,再加上洪灾不断,人烟稀少,无主荒地很多,很多家族插草为标,据有土地。但由于故土难离,再加上该地区地瘠民贫,经济文化非常落后,江南人还是希望回到美丽、富庶的江南故乡。而朱元璋制定了严厉的保甲连坐制和户籍制度,将其牢牢束缚在土地上,不得随意迁徙。所以包括绝大部分苏州人在内的北迁的江南人只能在睡梦里回故乡。因此现在苏北好多地方的民众把睡觉呼为“上苏州”或“回苏州” 。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上次已经回答过了。从长江以南到杭州,宁波上海,苏州这一带 ,还有很多人常说这一句歇后语。在江浙沪这一带来说,意思完全相反。当然,各地有各自的理解,在江浙沪这一带来说,真正的语意是,苏代表着”醒”,也就是苏醒的意思,杭代表着“睡”,朋友间有时开玩笑的说,”我要去杭州了”,实际上就是我要去睡觉了。 至于苏北人为什么睡觉说去苏州,这可能跟历史有关,苏北在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初期,应该是很贫穷落后的地方,很大一部分人逃难到了南方,就上海来说,苏北人的比例就占了相当大,由于后来的人员来往密集度增大,这一带的很多歇后语也同时带到了苏北。所以苏北能说江南这一带的歇后语很正常。至于睡觉说是去苏州,与江南这一带完全相反,我个人认为是不是出现了方言上的混淆。现在我就想去杭州了,拜拜,晚安。
我的太爷爷(泰州人)是弟兄三个里的最小,解放前因为穷困潦倒,和我太奶奶(如皋人)婚后就摇着一条小船到了常州定居,然后在常州生下了我爷爷,从此,我太爷爷这条线上下来的人世代繁衍在常州。
记得儿时我的记忆里,爷爷也会将睡觉说成“上苏州翻席子去”,反正,我的父辈叔姑们都知道这句话的含义。
解放后,我爷爷成为了国家干部,曾去泰州寻找太爷爷的二位哥哥,但是,结果是在我太爷爷离开不久,他的二位哥哥因为实在饥寒早已饿死了。
我一堂兄在九十年代发家,资产超亿,曾委派我三叔叔去泰州寻根寻找家谱,但是回来后的三叔说,泰州有个周家村,二百多户住着,很难查找,后就没有下文了。
六一居士传阅读感想50字?
《六一居士传》是一部非常感人的传记,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不凡人生。六一居士在自己的人生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总是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为。
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善良,他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了很多人,成为了一个正能量的榜样。通过阅读此书,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更加明白了修行的重要性。
《六一居士传》是一部富有启示性的书,它讲述了一位普通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信仰,成为一位具有影响力的居士的故事。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要有信念和勇气,不断努力向前。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更加了解佛教文化和居士修行的内涵,对我的人生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一居士传是一本非常启发人心的书籍,它以六一居士的人物形象为主线,讲述了他在追求真理和修行的道路上的种种奇遇与体悟。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感受到了修行之路的艰辛与美好。
《六一居士传》是一部描写佛***六一居士的***。通过作者的笔下,我们可以了解到六一居士的修行之路以及他对佛教的坚定信仰。读完这部***,我深刻体会到了佛教所倡导的“度人利己”的精神,六一居士不仅在修行上有所成就,更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慈悲传递给了身边的人。
同时,***中还反映了封建社会下人们对佛教的态度和对信仰的追求,让我对佛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一居士传》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籍,它讲述了一位普通人如何通过修行成为了一位居士,并在人间修行,利益众生。
书中的六一居士不仅有着深厚的佛学功底,还有着广博的人文素养。他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人,让人们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修行不仅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证悟,更是为了帮助他人、造福众生。
柳永,李清照,辛弃疾,苏东坡等文人的诗词,你最喜欢谁的?
这几位都喜欢。谈不上最喜欢谁。因为他们各有特长,各有千秋。就像当时春秋时代的诸子百家谁都无法彻底盖过谁一样。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根据其作品的主要风格特点,后人大致把苏东坡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诗词的代表,而把柳永李清照作为婉约派诗词的代表。而所谓豪放派特点就是指诗词中充满了豪情壮志、雄浑深厚、气吞山河的胸怀等。譬如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婉约派特点就是,感情细腻、委婉缠绵。比如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及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等。
把他们划分成两派,是指对他们的大多数作品来说的。其实呢,他们每个人还写了少量的对方派别的作品。比如豪放派苏东坡写的婉约句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辛弃疾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等等,不一而足。再比如婉约派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亦是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等等。词牌都是相通的,按平仄韵律填写即可。区别在于作者所处的环境、运用的词句、所包含的气象差异造成了风格的迥然不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他们这些词人,能从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直到今天,还被我们后人纪念膜拜,自是优秀的杰出人物。诗书纪世长,忠厚传家远。我们能做的无非虚心学习而已,至于谁先谁后、孰高孰低已经往事如风、无关紧要了。
个人拙见。
这几个人的诗词都很有名,写出来的诗词挺多都是千古名篇,但是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就如同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真正的忧愁,喜欢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看冷落清秋节”,一些缠绵悱恻的诗句,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今人过中年,食尽愁滋味,更喜欢苏轼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洒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放,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都是忧国忧民,积极向上的诗句,更能振奋人心,给人以力量。所以没有最喜欢谁,只是心境不同了。